教师工作战线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摘编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1-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是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积极性,落实好“尊师重教”政策,让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在得到社会的尊重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师们在工作岗位上的切身利益。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汪明义

    四川师大高度重视十九大精神的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校确立了新的办学思想体系,即 “胸怀两个愿景、牢记四大使命、践行三大理念、实施五大战略、推进六项工作”。为了肩负起学校确立的“四大使命”之一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学校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军民融合战略”之中。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我们协同兄弟院校、地方政府成立新农村建设学院这一新的教育形式,实施五大教育、提升五大能力,把扶贫和小康社会建设教育化、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一是对乡村中小学校校长实施教育家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其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办学治校能力。二是对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治理的综合能力教育,提升其对现代农村的卓越领导力。三是对农民实施文学艺术教育,提升其人文精神生产的内驱力,创造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自主性条件。四是对农村青年实施新型产业技能技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足够的新型技术人才。五是对农民实施卫生健康教育,提升其幸福生活的创造力。

    在服务“军民融合战略”方面,四川师大实施文化国防教育,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第一,树立文化国防的大教育观,大力普及和广泛传播大学与国防相互需要的国防教育理念,倡导建立国防社团,促进高等教育体系与国防体系互动融合。积极普及文化安全意识,为军民融合发展厚植文化土壤。第二,积极探索军民融合的新形式新途径。例如,努力把服务地方发展的技术研发转变为服务军地两用的技术革新,让先进技术既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又起到强化军事力量的作用。第三,与军事单位共同建立实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研发、组织管理创新、军地技术转化等各个层面的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军事领域的现代化、信息化,推动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统筹协调发展,走好科技强军、文化强军之路。

    下一步,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四川师大将与县区全面对接,制定新农村建设学院五年规划。在服务“军民融合战略”上,积极与军工单位全方位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实施协同创新;同时,邀请部队官兵全方位指导学校各类国防社团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观念落地生根。

自觉担当做强教育的时代责任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杨荣

    十八大报告将教育定位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九大报告把教育定位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党中央对教育的重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使十九大精神入教师之心,必须在师德教育中加入以奠基中国梦为责任的教育内容,切实扭转学科教师狭义的职业观,努力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成长时期所受的教育在未来的关键时刻、关键事件中会有所反映。如果儿时不讲中华文化故事,长大后的世界眼光就没有中国自信;如果儿时没有讲百年奋斗故事,长大后就没有制度自信;如果儿时没有对父母的尊重与家庭劳动参与,成年后的“孝”就会缺失……学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儿童内心,帮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我们将一直坚持小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做强“龙人心向党,少年承伟业”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无愧于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教学生5年,想学生50年。让今天的小学生,成长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他们更是30年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生力军,培养与中国梦共同成长的一代新人。学校从学生年龄切入,“计算6+4,喜迎建党100年”“畅想10+15,学好本领成为光荣接班人”“放眼25+15,接续伟大中国梦”,在学生中开展“同行中国梦”的教育,体现基础教育的奠基性作用。

    作为十九大代表,对报告学先一步,更要学深一层,深刻领会“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自觉与办学实践有机结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校长更是要把家长的需求放心中,优化教育过程,提升学校生活品质,给家庭一份幸福,给未来一个可能,以此证实我们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中的贡献度。作为上海发达地区小学校长,我将不仅尽力办好自己的学校,也要在上海市教育集团化建设中有新的作为,自觉担当做强教育的责任,支持中国更广大地区的教育改革与校长成长,体现“引航培训”的后效应。

    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礼雅小学校长 蒙兰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教育方面面临不少难题,我们的工作方向还需要进一步聚焦,工作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作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的一名校长,借这个机会,我想谈一谈贫困地区基层教育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面。

    一是关于学前教育。到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到85%。但当前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仍面临不少发展难题。贫困地区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有些幼儿园办学条件较差,园舍狭小,教学设备简陋,教玩具严重不足,就寝条件差,活动场地不足,无法为幼儿成长提供舒适的发展环境。幼儿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配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办园质量。由于营养午餐计划目前只覆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前儿童不能享受,在部分附设幼儿园的学校造成了一个校园两种待遇的现象,增加了学校管理难度。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幼教师资配备的支持,将农村学前教育纳入营养餐计划。

    二是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劳动者素质,就需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对贫困地区而言,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投入不足、学位不足是贫困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大难题。因此,建议国家采取专门举措,加大对贫困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

    三是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有两大弊端。其一,学校按照职数设置晋级岗位,很多学校岗位一旦设满,便长期没有晋级指标,教师晋升通道被堵死,严重打击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其二,职称与工资挂钩太紧,职称越高待遇越高,工资没有跟工作量和工作实绩挂钩,造成一些年轻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待遇反而偏低,不利于激励青年教师工作积极性。所以,要大力改革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畅通教师发展通道,按工作绩效给予报酬,切实增强教师幸福感,维护教师队伍稳定。

    让每个残障孩子得到最适切教育

    北京通州区培智学校教导主任 李银环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掷地有声,每个字、每个词都让人震撼、振奋和感动。“公平”是什么?公平就是每个中国儿童对教育机会、教育资源的平等享有。“质量”是什么?质量不仅仅是高水平的教学、高科技的教学设施,更应是孩子得到最充分的健康发展,这是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十九大报告中“办好特殊教育”几个大字,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我是一名残障学生的老师,在特殊教育这个领域工作了近30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特殊教育的变化和发展。特教人都记得,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特殊教育”,提出了“关心特殊教育”。特教人奔走相告,特教从此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党的十八大又提出“支持特殊教育”,特教的发展速度更快,相关政策、制度相继出台,残障儿童有了更多、更好的受教育保障,特殊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培养也逐步得到加强等等。

    如今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让我们特教人再一次感受到党中央对特殊教育多看一眼、高看一眼的情怀和重视。这一个“好”字,说明特殊教育发展必将是全方面、全方位的。这一个“好”字,也代表着高水平、高质量的发展,为我们特教人指明了前进方向,给我们注入了工作动力,也让我们对特教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于是我在十九大代表分团讨论会上,满怀激动地提出了心中的期盼,尽快延长特殊教育义务教育年限到12年,让我们残障学生也享有更高水平的教育

    我们坚信,党的十九大必将给特殊教育带来更加蓬勃的未来!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特教梦“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努力”意味着我们“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付出”。作为新时代的特教人,要从“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新使命”“新征程”的视角去思考特殊教育的发展,拿出我们的智慧、勇气、担当、力量,用“扑下身子”“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干,一年接着一年干”“钉钉子精神”,努力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特殊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切的教育,让每一个家长都放心、都安心。